儿童癫痫注意事项

问:患病的孩子可以走楼梯吗?

答:对于绝大多数患病孩子而言,走楼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有些孩子在发作前有先兆感觉,可能自己会坐下来。有些时候,走在楼梯时无先兆而突然犯病,发作又导致失去身体平衡和意识模糊或丧失,这时就很危险了,孩子可能会翻滚下来,造成严重外伤。所以,如果孩子有频繁可致跌倒的发作,则建议其乘坐电梯,而不是走楼梯,或者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走楼梯。

问:患病的孩子如何选择有身体接触的体育活动?

答:患病孩子从事有身体接触的体育活动时,主要的担心就是头部及身体的外伤风险。一般而言,发生身体接触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橄榄球及冰球等,要比其他体育活动有更大的意外风险,但是对于发作控制很好的儿童还是比较安全的,出现严重外伤的几率并不是很大。 不建议癫痫孩子从事拳击运动,其实对没病的孩子通常也不会建议。拳击运动的目的是击打对方头部,频繁的头部撞击或外伤可能会加重发作,尤其是犯病时头部遭受的打击。某些体操项目也不适合发作控制不好的患者,通常建议只有那些发作得到很好控制的孩子才可以从事高低杠、单双杠、吊环等空中项目。

问:患病的孩子出事体育活动的风险有多大?

答:要知道,任何体育活动都是有风险的。不管是患病的孩子,还是正常的孩子,这种风险都是有的。实际上,对于癫痫孩子而言,出现严重受伤的情况并不常见,在运动过程中则更为少见。甚至有人认为,对于同一个患者而言,踢足球或滑冰的意外还不如在家中洗澡时的风险大呢。 发作类型和发作频率是判断风险的重要指标。如果在发作时孩子意识或运动能力丧失,那么出现意外的风险就大;如果犯病很频繁,风险也会增加。因此,风险大的孩子应该避免或至少应该限制某些体育活动。例如,不能一个人游泳,不要攀岩或登高处,不要在交通拥挤路段骑自行车等。

问:患病的孩子能否进行体育活动?

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可以”或“不可以”来回答,必须个体化。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一样,答案也不会一致。在过去,医生和家长常严格限制患病孩子从事体育活动,但是目前观点倾向于允许患病孩子从事合理的运动,尽可能让他们享受美好的童年时光,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很有好处。 要知道,没有一项活动是绝对安全的,对于没病的孩子医生如此。如果仅仅从安全方面考虑,会做出阻止孩子从事任何活动的决定,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其实,在做出决定之前,家长需要做的是充分评估孩子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发生意外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这通常需要考虑如下因素:发作类型、发作频率、服药种类、药物副作用、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体育活动的性质、活动中有无其他人监护等。如果风险很大,就放弃某些活动;如果有些风险,则可以在密切监护下从事活动;如果风险很小,则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活动。 在上述因素中,发作类型和发作频率是很重要的。如果在发作时,孩子的运动能力及意识水平丧失或降低,则受伤的几率增加;如果发作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平常经常犯病,则应该相应控制某些活动。例如,不能独自一人游泳或攀爬高处,也不应该在车辆较多的地方骑车。如果孩子以前发作很少并且都是在睡眠中出现(很多良性罗兰多癫痫患者就是如此),则孩子基本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活动了。

问:家长决定让孩子参加夏令营等户外活动,事先该做哪些准备?

答:事先,最好先咨询孩子的主治医生,了解孩子在活动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必要急救处理方法等。 其次,建议家长事先和陪同的老师或医护人员(如校医)沟通好,将孩子的发作和服药情况、常见发作诱因、急症处理方法及医生的建议等交代清楚,这不仅可以帮助校方来照看孩子,还可以帮助他们事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急症发生。例如,如果睡眠不足常引起孩子发作,可以让校方考虑让孩子只参加白天的活动,保证夜间充足睡眠;避免在高处睡眠(如上铺);也可以将孩子在家犯病时的自己处理方法教给老师和校医,避免孩子发作时他们惊慌失措。在这方面,将主要的注意事项及联系家长的方式事先写在卡片上交给老师是个不错的做法。

问:学校要组织户外活动,患癫痫的孩子能否参加?

答:这个问题很难只简单地用“能参加”或“不能参加”来回答,并且对于每个具体的患病孩子而言,答案也会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户外回答(如郊游、夏令营等)对孩子成长有许多益处。孩子可以多交朋友,可以培养独立思考。战胜困难及管理自己的能力,还能提高自信心,开阔视野,亲近自然,学到各方面知识,等等,所以,决定限制孩子参加此类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由于癫痫发作的时间及地点的不可预测性,必然会冒些风险。风险大小取决于癫痫发作的类型、发作的类型、发作频繁程度、药物副作用大小、有无合并其他疾患、孩子照顾自己的能力大小等因素。所以,本问题的回答表现是在充分权衡上述两方面利弊后由家长最后做出决定。当然,在决定过程中,医生和学校老师都可以帮助家长来衡量,如医生可以评估发作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危害、活动期间的注意事项、发作时急救处理法等,老师要告知家长活动的行程、具体内容,也应事先了解孩子的发作情况等,在活动期间校方能否帮助密切观察孩子情况及提供各种应急处理等。 如果孩子以前从未参加过户外活动,或者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足,建议可以先尝试参加短期活动,如历时一个白天(不过夜)活动,将来再考虑参加历时数天或数周的活动。

问:怎样安排患儿进行心理咨询?

答:当孩子本人或家长确实有需求时,安排心理咨询才有意义。医生、心理学家、学校辅导员、社会工作者等都可以成为咨询对象。这些人必须要懂得一些癫痫知识,并且要有亲和力及值得信任,能和孩子融洽相处。

问:心理咨询对患者有什么好处?

答:很多情况下,人们对患者的关注常存在盲区,即使是家长也不例外。例如,父母可能更关心诸如“每天该服什么药物?”“整个药物有没有副作用?”等问题,而经常关心患儿内心真实感受并与之交流的父母则较少。成功的心理咨询则有助于人们更好理解癫痫对患儿到底意味着什么,其中既包括癫痫对身体方面影响,也包括常被人们忽视的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咨询的核心作用是帮助患者及整个家庭正确面对癫痫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举些例子:有些患儿从一开始就对癫痫存在误解,例如,担心自己在发作时死去或严重受伤。他们常把这种担心深藏在心里,而不向父母或医生倾诉,过分害怕、害羞、父母的过度保护以及不懂得讲述方法是造成患儿不倾诉的常见原因。另外,患儿的自卑感也是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甚至有时父母和老师还感觉患儿“看起来都还不错”,但实际上患儿内心充满自卑,缺乏安全感。出于对父母和自我形象的保护,患儿常把这种感觉藏在心里或表现为过度补偿。上述两种情况如果长期不被纠正,势必会对患儿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显然不利于发作的控制。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则可以发现这些盲区,帮助患儿正确面对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各种压力,保证心理健康发展。

问:对于癫痫儿童,有无必要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

答:心理咨询无疑会对癫痫患儿有帮助。如果条件可以,可以尝试。绝大多数癫痫患儿并不需要非常正规的心理咨询,但是所有患儿都需要知道所患疾病是怎么回事以及该如何面对它。合理的心理咨询是患儿维持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 在日常生活中,常与患儿打交道的是家长、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及学校老师等,但是这些人通常不会询问如下的问题:“得了癫痫后,你自己感觉如何?”“你自己怎样看待小伙伴们对你得病的反应?”“你听懂大夫的话了吗?”“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等等。尤其是当父母等对癫痫的诊断治疗自己都还糊涂时,患儿对所患疾病无疑会更加困惑。另外,由于历史原因和人们对癫痫的错误认识,整个社会对癫痫的反应常令患者内心很痛苦。所以咨询其他都可通过合理的心理咨询得到至少是部分的解决。

问:孩子正在上中学,该如何考虑孩子将来的工作问题?

答:应该提前规划孩子将来的职业问题。在中学尤其高中阶段就考虑职业规划会很有帮助。父母及学校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所在来提供必要的职业信息,最终做出合理选择。 一般而言,发作得到很好控制的孩子在选择职业方面并无特出限制。如果发作控制得不理想,选择某些职业则会受到一些影响。所以,最好在规划前咨询一下医生,就孩子所患癫痫的预后情况做大致判断。 对于哪些既有癫痫又有发育障碍(脑瘫、智障)的孩子,将来求职机会要少些,往往需要来自家庭、学校、医疗机构、企业乃至于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是,对于他们也并非死路一条,还是应该提前进行计划。并且,提前积极进行符合现实的、循序渐进的规划常会有较好的结果。在进行规划时,主要应关注孩子的具体情况,弄清其学习或掌握特出技能、社会行为的能力到底如何,然后做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规划。很多时候,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将来是否能够掌握某些技能或否养家糊口的能力可能并不重要,通过工作与社会接触、获得自信可能更重要些。 其实,在中学时期如果有可能,父母也可以尝试让孩子做些零工(计时付工资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得到物质回报,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工作纪律,接受某些技能培训,孩子会变得更独立些,也会让孩子有一种“自食其力”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另外,通过打工,还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或长处所在,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当然,应该严格限制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建议孩子因工作过度疲劳或紧张,甚至牺牲睡眠时间去工作的做法,因为这样有加重发作的风险。

问:癫痫患儿遭到同学或伙伴们的嘲笑和孤立,这该怎么办?

答:很多情况下,由于对癫痫不了解或者内心对患儿发作很害怕时,其他孩子才嘲笑或孤立患儿。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商量后,可以安排全班同学们进行一次癫痫教育活动,让大家了解癫痫到底是什么。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请医生、患儿家长或成年癫痫患者给同学们讲解,也可通过录像、光盘等资料进行宣教。这样,其他孩子就会正常看待患儿了。他们会逐渐认识到患儿得了可以医治的疾病,就如同我们有时会感冒发热一样,只不过这种病的表现比较特殊罢了,患儿也不是故意要发作的,每次发作一会儿就停止了,等等。同学或伙伴们就会逐渐接近患儿,不再取笑或孤立患儿,甚至有些孩子还会主动帮助患儿,尤其在发作时。 如果患儿遭到了嘲笑或孤立,父母应该及时和患儿交流沟通,这样孩子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些。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过被别人嘲笑的经历,可以安排患儿的好朋友或同胞来讲述类似经历。还可以请一些同学来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儿,让患儿感到不是所以的同学都有“敌意”。另外,和校方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很有必要。家长可以提出要求,学校有责任教育好其他孩子,避免其他孩子做出过激行为,甚至校方在必要时要明确表态,将对违规者严重处理。

问:患儿家长该任何与学校老师进行交流?

答:如果家长决定将孩子病情告诉学校,与老师的有效沟通就很重要了。 首先,应该事先告诉老师自己的孩子有那些发作类型,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发作时需要那些急救措施。这样,老师在孩子发作时就不会慌乱。对癫痫不了解的;老师,家长可以向其推荐相关的书籍、手册或网站。 其次,应该告诉老师平时多注意孩子是否有发作。例如,突然发呆、咂嘴动作、手或肢体反复做一种动作、抽搐等。如果发生这些,应及时告诉家长,以便家长准确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发作情况;另外,孩子早上服药后的副作用可能要到上课时才表现出来,因此也应该请老师多注意观察,例如,手抖、困倦、恶心、视物成双、走路不稳等。如果有这些症状,也应该及时告诉家长。这方面的信息是调整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的主要依据。 另外,应该告诉老师像对待其他孩子那样看待患儿,不要给予过度的特出照顾或安排。例如,有意不让孩子上体育课等。如果孩子在课堂上突然犯病,老师应该从容镇定面对。老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老师的反应决定了其他孩子对癫痫认识,从容的反应和必要的解释常可以消除其他同学的迷惑及内心恐惧感,从而接受甚至帮助患儿,而不是孤立和嘲笑。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全班同学参加有关癫痫知识的宣教活动,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癫痫。

问:孩子患了癫痫,家长是否应该告诉老师实情?

答:如果孩子从来不在学校犯病,也没有明显的行为和学习问题,家长可以不向学校解释病情,因为告诉校方的意义不大。如果孩子常在学校犯病,校方应该知道实情。可以向校方解释孩子犯病时表现、服药情况、药物副反应、发作需要哪些急救处理等,这样老师和同学就可以帮助您的孩子,患儿在学校也会像在家里一样有安全感。另一方面,老师反馈的有关孩子在学校的犯病情况、学习起来、行为改变,以及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等信息,对家长和治疗医生都很有价值。 提前告诉校方的另一个好处是,老师和同学们会对发作提前有心理准备,不至于面对突然发作时惊慌失措,甚至由于对癫痫不了解而把患儿看成“另类人”,进而嘲笑或孤立患儿。

问:癫痫儿童可以上学吗?

答:大多数癫痫儿童都可以正常上学,有些患儿在得到特殊照顾时也可以考虑上学。到学校正常上学对于癫痫患儿来讲是应该很好的受教育机会,除了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建立友谊,让他们感到自己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这些对于孩子全面健康发展很重要。这种做法并不是忽视癫痫,而是说大多数癫痫患儿都可以像其他正常孩子那样学习、进步。 患儿在学校可能确实会面临一些问题。其他孩子可能嘲笑或孤立患儿,甚至有些家长还阻止自己孩子与患儿一起而玩耍。如果这是主要问题,患儿家长可以和学校沟通,通过各种方法让其他孩子了解癫痫是什么,最终使他们能够接受、同情和帮助患儿。 对于平时生活不能自理、智障、发作频率尤其是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的患儿,可以考虑参加特殊教育学校,如某些癫痫中心开办的学校。

问:癫痫孩子要和其他伙伴们一起玩儿,患者父母该如何做?

答:应该鼓励孩子和伙伴们一起参加必要的活动。不过,事先应该做些准备。 伙伴们常对癫痫这种病不了解,有时连他们的父母可能也不一样。有些父母甚至认为癫痫发作会威胁到他们孩子的安全,或者担心自己孩子看到发作后出现“心理创伤”。因此,如果估计孩子在伙伴面前犯病几率较大时,事先应该将孩子患病情况告诉伙伴们及他们的父母。可以解释得详细些,包括发作类型、频率及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应该让他们了解,癫痫仅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如同哮喘患者一样,不发作时孩子跟正常人一样,仅仅在发作时会有短暂功能失常,并且发作对他们没有任何威胁。在解释过程中,应该鼓励伙伴们及家长多提问题。 当然,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患者为了融入某些朋友圈子中,很可能不愿意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伙伴们。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和患者商量后再决定是否把病情告诉其他人。

问:癫痫孩子是否应该把病情告诉伙伴们?

答:并非所有的人需要知道患儿的病情。这取决于孩子犯病的类型、时间、频率等发作情况,也决定于孩子在告诉他人后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以前都是在夜里睡觉中犯病,或是都是先兆发作(自己不讲出来别人就不知道在犯病),或者在服药后发作很少犯,就没有必要告诉。如果在伙伴面前犯过病,就应该及时告诉他们,并让他们了解癫痫这种疾病。

问:家长是否应该鼓励癫痫患儿和伙伴们一起玩儿?

答:应该鼓励。由于整个社会对癫痫有错误的认识,患癫痫孩子常感到很孤立,甚至受到排挤。因此,更要鼓励孩子多和伙伴们玩儿,尽可能参加社会活动,这对于孩子心智健康发展、摆脱孤独和自卑、增强自信心和将来取得成功等均有益处。 必须保证患儿能独立。主动地与伙伴们建立正常的友谊。有些父母心里可能很矛盾,想让孩子和伙伴一起玩儿,但又担心孩子不在自己身边时发生身体伤害。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如果不这样,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逐渐感到很孤独,日益加重的孤立感觉对孩子内心的伤害可能更甚至发作对身体的影响,可能更令人痛苦,并且负面的影响持续时间会更长。

问:对于已经停用药物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答:如果已经成功停药,仍需要对癫痫复发保持警惕。有数据显示,大多数复发病例发生在停药后1年内,如果两年以后仍未复发,则提示将来再复发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再停药后的1-2年内,仍需要注意如下事项:如果没有旁人照看,不用让孩子一个人游泳;避免爬到高处;与孩子常在一起的人应该掌握发作急救知识;以前服用的抗癫痫药最好带在身边;如果出现了发作,可以先给孩子吃上原来的药物,然后尽快就诊。 如果癫痫复发,常给患儿和家长带来挫折感,尤其是孩子,他们可能会变得沮丧,忧郁或愤怒。所以,父母应该在停药之前就跟孩子沟通,告诉其停药之后复发的可能性。这样,孩子事先有了准备,在癫痫复发时就不致过度了。如果孩子的情绪反应还是很强烈,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问:对于停药后癫痫复发的患者,是否意味着将来就很难治疗了?

答:有些患者在停药后复发,但这通常很容易在用药物控制,甚至使用比以前剂量还小的药物就可以了。在极少数情况下,复发的癫痫可能变得难以控制,或者出现对以前的药物不能耐受的情况。

问:患儿在减停药物时出现了发作,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因为撤药速度过快造成的戒断反应,另一原因是癫痫复发。区分两者很重要,因为考虑为戒断反应,则可以先暂时恢复原来的药物剂量,然后再尝试以更慢的速度减慢。如果是癫痫复发,根据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恢复用药。

问:为什么在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后不能突然停药?

答: 快速停用任何抗癫痫药物都会有危险。在长期服药时,人的身体已经适应了服药时的状态。当减停药物时,身体内部必然会做出反应,生化、电生理及激素水平等方面均将发生变化。如果这些变化来得太突然,就可能产生明显的反应。 快速停药会引起戒断反应。这在巴比妥类(如鲁米那)和安定类(氯硝安定)药物中尤为明显。戒断服药常表现为:抽搐发作、焦虑、易怒心慌、睡眠困难、出汗、腹痛、呕吐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需注意的是,这里的抽搐发作是因为停药导致的戒断反应,不是原来的癫痫复发。戒断反应中的抽搐有时会很严重,甚至出现大发作持续状态。幸运的是,如果逐渐缓慢的减停抗癫痫药物,则通常可以避免出现戒断反应。所以,在考虑停药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停药物。

问:怎样知道癫痫孩子将来是否能够摆脱癫痫?

答: 随着年龄增长,多数孩子最终可以摆脱癫痫。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医生也无法准确判定哪些孩子将来可以治愈,只能做大致的预测。如果孩子生长发育正常,在服药后发作得到很好控制,脑电图恢复了正常,那么孩子将来摆脱癫痫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孩子患的是与年龄相关的癫痫类型,例如良性罗兰多癫痫及反射性癫痫,也同样有很大可能性彻底痊愈。

问:抗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住孩子的发作吗?

答:在大多数情况下,药物可以控制住孩子的发作。统计数据显示,在癫痫患者中,有大约2/3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得到很好控制。如果医生说您的孩子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以前没有脑部损伤的病史(如脑外伤、脑炎),则癫痫孩子服药后发作被控制的机会很多了。如果孩子被诊断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如儿童失神癫痫),以及儿童良性部分性癫痫(如良性罗兰多癫痫),则通常意味着预后较好,发作容易控制。 应注意,药物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发作类型的确认,因为这是选择合适药物的主要依据。

问:孩子服药后变得很爱睡觉,甚至影响了上课学习,这该怎么办?

答:首先,应该及时就医,把具体情况告诉医生。很多时候。医生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服药时间、更换药物等就可以改善症态。其次,确保孩子每天睡眠要充足。

问:患癫痫的孩子是否会有学习障碍?

答:尽管癫痫儿童要比普通人群有更大的几率出现学习困难,但是大多数患儿并不表现为学习障碍。有些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于发作本身引起的,例如,发作可能耽误孩子按时上课,频繁失神发作使得脑子无法有效记住知识。还有些学习问题则是由服药引起的。当孩子出现学习障碍时,应该和医生及时沟通,以采取必要方法改善孩子的学习成绩。

问:抗癫痫药物是否会影响孩子行为?

答:在服用药物后,出现行为问题确有报道,包括多动、易怒、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睡眠不好、具攻击性及心境改变。所有抗癫痫药物都有可能引起上述状态,其中某些药物更容易出现。通常情况下,药物剂量较大时容易出现,但有时小剂量药物也可引起。在服用2种或更多类药物时更容易发生。癫痫治疗目标是没有发作且没有明显的药物副作用,所以当服药孩子出现任何行为改变时,就应及时就医,医生有可能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问:抗癫痫药物应该在饭前还是饭后服用?

答:抗癫痫药物和食物及饮料之间基本没有互相影响,所以一般不需要将服药时间和用餐时间联系在一起。换言之,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只要每天的服药时间相对固定即可。如果孩子空腹服药有不适的感觉,则可以尝试改成餐后服用。

问:父母该如何教育青春期患者规律服药?

答:一般来讲,青春期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服药的好处和不服药的风险了。不过,有些孩子在这个时期逆反和否定心理很明显,有可能不按时吃药。因此,父母应该再次强调服药的重要性。患病的孩子往往担心自己在学校或伙伴前犯病,那样会令自己很尴尬,也担心同学们不和自己一起玩儿。所以,父母在教育时可以重点强调这一点,往往很有效,孩子会认为到自己按时服药会有很多好处。 如果说不通,可以寻求医生帮忙。可以在就诊时让医生单独和患者交流。医生会向孩子解释规律服药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规律服药后没有发作的时间越长,将来他们就越有可能完全摆脱药物。 另外,对处于该年龄的患者,父母还应注意引导,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多参与到照顾自己健康的过程中。

问:青春期癫痫发作加重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答: 在药物治疗方案没有改变时,有些家长发现最近孩子犯病前有明显的增加。这时,就要考虑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1)孩子服药依从性差,最近有过漏服或忘服药物情况。2)睡眠不规律,尤其有晚睡、熬夜的情况。3)睡眠不足。例如,牺牲睡眠时间学习或娱乐。4)有饮酒尤其过量饮酒的情况。 如果有上述情况,恢复按时规律服药即调整生活方式即可;如果彻底排除了上述原因,则应考虑是药物不佳,应及时就医。

问:如何保证稍大些儿童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答:对于已经懂事儿的孩子,应该告之服药的重要性,让他们理解服药后就不犯病了,接受并主动坚持药物治疗。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爱模仿大人的天性来现身说法。例如,父母有高血压而长期服用降压药或平时服用维生素片剂保健品时,可以在孩子面前服用,并向孩子解释身体有毛病时就需要及时吃药。父母对于配合服药的孩子,可以适当给予物质方面的鼓励。 对于能够自己服药的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把药片或胶囊放在石头后部,然后用水或果汁送服并一口咽下。 父母应该监督孩子服药情况,要经常提醒,避免漏服。如果孩子不在父母身边,比如住校或参加夏令营活动,事先应该带上足够的药物,并制定一个服药计划表,如每天在什么时间几片药物。药物后患者立即做个标记,表示已经服药了。家长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药盒,事先把一周的药物按时间顺序摆放好,孩子就会很方便地从早到晚、从周一至周日的顺序拿出药物服用,如果忘记服药,就会及时发现。在离开期间,父母应该适时予以提醒。

问:如何给婴幼儿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

答:首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药物剂型包括普通片剂、缓释片剂、可咀嚼片剂、普通胶囊、崩解胶囊、缓释胶囊、混悬液及口服糖浆等、每种剂型都有其优点,但不是所以剂型都适合孩子。例如,缓释片剂必须整片服用,这显然不适合婴儿或不能整片吞服的孩子。对于较小的孩子,混悬液及口服糖浆更为合适,但可能需要增加每天服药的次数。 医生开药会考虑儿童合适的剂型。对于婴儿(小于1岁)患者,首选口服液体药物(混悬液及口服糖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药物都有液体剂型。如果服用混悬液,在服药前应该充分振摇药瓶(至少10秒),然后用取药器(类似于注射器)抽取药液,药液可直接通过取药器服用(缓慢推动活塞),或者将药液在服用前在一小玻璃杯中与水混合,搅拌后立即服用。有些药物只有片剂,可以被弄碎后溶解到少量水中服用。如果孩子已经能吃食物了,还可以选用崩解胶囊,服用时将胶囊打开,把内部的药物微小珠子撒到食物上,拌均后给孩子喂。 对于初学走路的孩子可选择的药物范围会更广些。有些孩子已经能够服用可咀嚼的片剂。崩解胶囊也是不错选择,可以把药物粒儿撒到适量的果酱、酸奶或冰激凌中,然后用小勺立即喂服,延迟服用将影响药效。为了让孩子顺利服药,父母可以尝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吃药方法。例如,可采用奖励方法来鼓励服药,告诉孩子如果一次服用成功就可得一个“星”,凑够10个“星”就能够吃一次冰激凌。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