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提到“内分泌”,想必许多人既熟悉又陌生,说到熟悉,是因为如今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痛风为代表的内分泌疾病大家早已司空见惯;说到陌生,是因为内分泌调控复杂、涉及病症众多,许多情况大家并不熟悉。下面,就让我带您走进神秘的内分泌世界,去领略她的神奇与奥妙!

内分泌家族有哪些成员?

  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由许多内分泌腺体以及分布于其它组织(例如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皮肤等)中的内分泌细胞所组成。人体的内分泌腺主要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包括卵巢和睾丸)、胰岛、松果体、胸腺等等。内分泌腺及内分泌细胞之所以神通广大,就是因为它们能够分泌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尽管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很低,但生物活性极高,作用之大不可小视。

内分泌的职责是什么?

  内分泌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及分泌激素。不同的腺体分泌不同的激素,不同的激素具有不同的功效。例如,生长激素可促进骨骼生长;甲状腺激素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影响生殖及男女第二性征;胰岛素负责调节血糖;醛固酮调节水、盐平衡;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磷平衡;肾上腺素可以使皮肤和腹腔的小动脉收缩,使心脏和骨骼肌等处的血管舒张;去甲肾上腺素对全身的小动脉(冠状动脉除外)都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等等。

  与人体的心、肺、肝、肾、四肢等器官的作用相比,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更为隐秘而广泛。内分泌系统的各个腺体以及它们分泌的激素,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影响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器官及其功能,在调控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维持内环境稳定,增强机体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扮演着机体最高调控者的角色。

内分泌腺体间是如何相互调节的?

  就像一个单位一样,体内为数众多的内分泌腺体存在着上下级的关系,下丘脑就是众多腺体的“最高首长”,脑垂体则是上传下达的“中层干部”,而肾上腺、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等靶腺则相当于做具体工作的“业务员”,由它们合成和分泌各种在生命活动中起特定作用的激素。

  简单地说,下丘脑分泌各种“促某某激素释放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等),以促使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某某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等),最后由后者作用于各自的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等),以分泌相应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等等),这种逐级敦促放大效应就是“正反馈调节”;反之,当外周血液或组织中激素量已经足够时,又会反过来向它们的上级(下丘脑及垂体)“禀报”,后者即相应减少“促某某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某某激素”的释放,从而减少激素的分泌,这就是“负反馈调节”。

  由此可见,内分泌系统是体内一个非常精密的调控系统,正是由于它的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行。

内分泌疾病究竟是咋回事?

  简单地说,内分泌疾病主要是指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过量或不足所致的各种病症。如果腺体分泌的激素过量,就会导致“功能亢进”。比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调节血压的激素(如醛固酮)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内分泌性高血压。相反,如果腺体分泌的激素过低,就会出现“功能减退”。比如,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甲减”;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垂体性侏儒症”;性激素分泌过低,就会出现进入青春期却没有第二性征的发育,或男性阳痿、女性性欲减低等等。

  广义的内分泌疾病还包括“代谢性疾病”,是指体内的各种物质代谢出现了紊乱。例如,血糖高了,导致糖尿病;血脂高了,导致高脂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热量摄入过剩,导致肥胖症;钙质流失过多,导致骨质疏松症等等。

  谈到这里,我们对内分泌科的功能定位就比较清楚了,其诊治范围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等组织器官的疾病以及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临床出现哪些症状提示要看内分泌?

  一般说来,当机体出现了以下症状时,应及时想到去内分泌科就诊:

  1、多尿、口干、多饮、体重下降、疲乏无力,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

  2、怕热、多汗、心悸、多食、消瘦、焦躁、失眠、大便次数增多、突眼、颈粗,提示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3、成人畏寒怕冷、萎靡嗜睡、心跳过缓、腹胀纳差、反应迟钝、少言寡语、记忆力减退、颜面虚浮、皮肤干燥、唇厚舌大、声音嘶哑;儿童又矮又呆,往往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

  4、甲状腺部位疼痛及触痛明显,同时伴有发热、心悸、出汗,血沉异常增快,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

  5、反复发作性足趾关节肿痛,同时伴有血尿酸增高,提示可能存在“痛风”;

  6、不明原因的腰腿痛、驼背、身高比年轻时明显缩短、容易骨折,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

  7、顽固的骨关节疼痛、频发的自发性骨折、反复发生尿路结石、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高血钙,提示可能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

  8、手足抽筋(有时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四肢麻木刺痛、情绪亢奋焦躁、低血钙,尤其是曾有颈部手术或放疗病史者,提示可能存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

  9、毛发脱落、肤色浅淡,食欲减退、乏力、浮肿、性欲减退、闭经,尤其是分娩时曾有大出血病史的女性,往往提示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10、食欲不振、腹泻、乏力、血压低、皮肤变黑、体重减轻,提示可能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11、满月脸、面色红润、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体毛异常浓密、痤疮、高血压,提示可能存在“皮质醇增多症”;

  12、持续性高血压,同时伴低血钾、乏力、夜尿多、周期性下肢肌无力,提示可能存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3、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剧烈头痛、心动过速、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提示可能是“嗜铬细胞瘤”;

  14、烦渴、多饮、多尿、“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降低,提示可能是“尿崩症”;

  15、身高每年增长不足4cm的孩子,生长发育也较同龄人明显偏晚,但智力正常,往往提示“垂体性侏儒症”;

  16、成年后手足继续增大,皮肤增厚,面相粗陋,伴头痛 、乏力、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提示可能患“肢端肥大症”;

  17、女性出现月经稀发或过早闭经、不明原因泌乳、不孕不育;男性乳房发育、阳痿及不育,提示“泌乳素瘤”;

  18、没到发育年龄时就出现性发育。女孩8周岁以前乳房开始发育,10周岁前出现月经;男孩9周岁以前出现变声、阴毛、长胡须等第二性征,提示“儿童性早熟”,相反,则提示“青春期性发育延迟”。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