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

便秘有哪些症状?  (1)排便次数减少最常见,严重者1-2周排便一次,甚至时间更长。

  (2)排便费时、费力,甚至需手法辅助排便(用力按压腹部或用手抠出大便)。

  (3)粪便质硬或呈团块状,重者呈羊粪状。

  (4)排便时肛门有堵塞感。

  (5)有排便后不尽感,总觉得有便要排出,但如厕时排出很少,反复多次排不痛快。

  (6)腹胀,腹部下坠感。甚至出现腹痛,腹痛部位多不固定。有时伴有肠鸣,有时会在腹部摸到比较硬的粪块。或伴有肛门直肠部位的疼痛。

  (7)嗳气(俗称“打嗝”),食欲下降,口中有异味。

  (8)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情绪改变。

  有多少人患有便秘?

  患有便秘的人比较多。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慢性便秘患病率逐渐增多。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高达15 %~20 %。而北京地区对18~70 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 ,女性是男性的4 倍以上。北京市有2000万以上的人口,估算,有便秘的人约达120万人以上,老年人可占其中的50万人以上。

  哪些生活习惯能造成便秘?

  (1) 生活不规律:打破了正常的生物节律,尤其是打破了定时排便的规律。所以,生活不规律是诱发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缺乏运动,尤其上班族的久坐少动的工作习惯。

  (3) 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

  (4) 不重视便意。直肠长时间感受粪便的压力,导致其敏感性逐渐减退,影响了便意的产生而造成便秘。

  (5) 不良的排便习惯:解大便时喜欢手里拿报纸或书阅读,精力不能集中在排便上,使排便时间明显延长,久之形成了便秘。或者由于工作原因有便意而不能随意排便,忍便,最后出现便秘症状。因病卧床老年人为了尽量减少麻烦他人而故意减少排便,久之也可导致便秘。

  (6) 排便姿势的限制:有些人不能采取蹲式或坐式的姿势排便,如术后卧床的病人,由于一时还不能适应床上排便,就出现了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排便姿势的不适,影响了排便的正常进行等。

  哪些饮食习惯容易便秘?

  (1)进食少,自然所形成的粪便就少。各种疾病导致的不能正常进食或减肥节食,使进入胃肠的食物减少,消化后的少量食物残渣对结肠壁的刺激较弱,使肠蠕动减少,少量的粪便不能引起排便反射,久之,就出现慢性便秘了。

  (2)偏食的饮食习惯。食物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营养素就是食物纤维,它可以刺激结肠壁,增加结肠、直肠内容物的量,刺激肠蠕动,激发便意的产生,促进排便。偏食,不吃或少吃各种蔬菜、水果,食物中的植物纤维太少,使肠蠕动变慢,就会产生便秘。

  (3)饮水量少。大肠内的水分不足,肠内容物相对比较“干涩”,粪便在肠道内通过的时间延长。人体内的液体不足,肠液的分泌也减少。多见于忙碌的上班族、学生或特殊工种的人。也常见于生活习惯上少饮水的人。

  (4)饮食太过辛辣。辣椒、花椒等食物,少食可开胃、助消化,可增加胃肠粘膜血流,加快胃肠粘膜代谢。对健康人适量进食有益。但是太过就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大肠吸收水份的作用增强,致粪便干硬,引起便秘。中医认为,辛辣食物,对热性体质的人会耗伤胃肠的津液,伤阴,使大便干涩不通,出现便秘。部分人饮烈性酒或酗酒后也会出现短时间的便秘。

  便秘与情绪有关吗?

  我们知道,排便反射是受人的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的。部分老人的便秘常和心理障碍、情绪、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在精神处于焦虑、紧张或失眠状态下,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抑制了自然排便反射,就可发生严重的便秘。部分老人由于便秘引起的腹胀、嗳气、甚至腹痛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的情绪,反过来又会加重便秘。有些老人过分关注排便次数,偶尔未按规律排便即精神急躁、焦虑,甚至偶有大便不成形也认为是病态,这实在是没有必要。所以说便秘与情绪有密切关系,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坦然面对,有助于缓解便秘

相关医生 更多